职场
职场人要注意了,这些财务陷阱一定要避免!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阶段,而大多数的公司不提供退休金,且离婚率也持续高升,仅2017年上半年,全国共有558万对夫妇登记结婚同时有185万对离婚,比去年同期上升10.3%。
因此当代职业女性必须将财务状况掌握在自己手中。最重要的是,国内离婚,不会享受国外离婚的待遇,国内离婚一旦财产分割完毕,男方将不会赡养女方,夫妻双方只对未成年的孩子赋予赡养权,除此之外并无瓜葛。


陷阱#1:不主动监控您的收入和支出
监控您的收入和支出对于确保您的支出不超过您的收入至关重要,并确保您能够为实现目标分配资金,例如储蓄和还清债务。监控财务的最佳方法是在每个月之前创建一个预算,这样您就可以了解即将发生的账单以及您需要多少钱来储蓄,投资和偿还债务。
如果你曾经想知道你的钱在哪里,或者你发现自己很难在经济上坚持到月底,那么这就是你想要尽快开始做的事情。
陷阱#2:超支
很多时候,在你真正检查信用卡或银行对账单之前,或者直到你发现自己缺钱之前,你可能还没有意识到你是否超支。即使有预算,超支仍然存在,超支的最大问题是它破坏了储蓄和还债的目标。那么你怎么能遏制它呢?
首先通过详细的方式跟踪您的支出: 一种方法是通过保留一份支出日记,记下您每天所做的每笔交易30天(每天晚上查看您的支出)。这个练习不仅可以向您展示您的资金流向,还可以让您了解您的消费方式和时间。
为了建立财富并实际实现您的资金目标,您必须控制住您的支出。所谓月光族多半都是因为超支导致的,上个月的钱要还这个月的债,长此以往很难有所储备。
陷阱#3:忽视长期储蓄
职业女性犯下的最大的理财错误之一就是假设她们有时间或等到他们结婚,或者在她们开始为退休储蓄之前能够赚更多钱等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毛病,我赚的多的时候再存钱好了,我现在赚的少,即使存了也没多少。
这是一个大错误!在实现您的财务目标时,时间是您最大的资产,一旦它消失,您无法取回它。建立一个长期并稳定的存款计划十分重要,即使每个月存款1000元,那么一年也会有12000元的存款,如果薪酬可以,那么每个月的存款积少成多,三五年后会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至少你想要买一份养老保险的时候,这钱足够了。
因此,尽快开始长期储蓄和投资非常重要。越早越好。
陷阱#4:没有应急基金
紧急情况的重要性不能过分强调。紧急基金可以帮助您度过无计划的生活环境和紧急情况,从而帮助您避免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承担(额外)债务。没有应急基金可以完全破坏你的财务目标,如果出现紧急情况,你需要资金来支付它,此时除了外借或者贷款,便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因此,每个月需要储存一定的应急基金,也可以以年为单位,比如考虑重大疾病,外出旅行或者孩子上学等,这些花费金额直接超过你三个月工资总额的事件,就需要你存储应急资金了。
有的职业女性说,我现在还没结婚,也没有孩子,身体也还健康。但是这些都是眼前的,一旦你结婚,有了孩子,父母年纪也大了,应急资金可以帮你解决很多问题。
避免这4个财务管理陷阱,你将继续用你的钱取得成功。它们并不难实现,并且对您当前的财务行为进行微小调整可以产生重大影响!
相关文章
那个拿了12个offer的95后小姐姐,自我介绍是这么写的……
简历是应试者的脸面,在没见到应聘者之前,简历基本能决定是留还是走!最近收到一些朋友的请求:帮忙改简历,其中在个人结束这块,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模板”:本人为人朴实正直,有积极进取的心态,努力拼搏。性格沉...
看过《朗读者》后,财务人默默地甩出了一份书单……
你读过的书、爱过的人、喜欢过的事最终都会成为生命的积淀。近期,《朗读者》如同网红界的一股清流,传第了“生命不息,阅读不止”的新观念;主持人董卿也充分诠释了什么叫“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引发大家...
为什么会计证可能被取消?答案在《人民的名义》里……
前言: 虽然已经被《人民的名义》刷屏一段时间了,但大家有没有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人民的名义》虽然说的是抓贪官的故事,但是剧情走到现在,那么多贪官,完了电视剧里就死了两个财务:一个大风厂的会...
微信官方大规模封号!你的怎么样...
最近不少用户在微博反馈吐槽,自己的微信账号被微信官方给封了。据悉,微信此次封号,主要针对使用第三方软件登录的用户,被封用户基本都使用了微信“分身”软件。有网友吐槽:“被封号了才知道微信是我的全部。”微...
假期最后一天,来些财务段子笑一笑~
报销我是一名财务,是一个爱思考的人。当全国人民欢呼神舟11号圆满回家时,我在考虑一个非常头痛的事:景海鹏和陈冬的差旅费咋报?按出差呢还是会议?有文件没?住宿费咋开?发票是嫦娥姐姐开的吗?财务人员承认吗...
熬过了加班的我,却被通勤榨干了
每天8小时的工作之外,你愿意额外花多长时间在路上?据《长三角城市智能出行大数据报告》统计,当代职场人理想的通勤时间是20分钟之内,极限是单程45分钟。但7月发布的《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