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政策〗
【财务分析】惊呆了!公司报销的加油费都超过出租车了,税务都查出来了!
2017年一个大家最关心,但是最容易忽略的税种要值得企业老板和会计注意了!税务要是清查企业的期间费用,估计很多企业都得要哭!
不管买什么都是办公用品、日用品、清洁用品,这简直成了中国企业发票的一个怪状!
估计看文章的很多都曾经或者正在用发票的形式报销工资,甚至成为很多高富帅企业的一项福利和炫耀的资本!
看一下这个例子,税务局查了他们!咱们来一步步展开来讨论学习这个例子和税务检查思路。
看点一:税务局对大型垄断企业分支机构的纳税检查任务,该垄断企业员工长期以来都是高收入、高福利,应将检查重点放在被查单位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的履行上。
提示:2017年地税局没有了营业税,属于地税管理的税种里面,个税属于地税很重要的征税来源,就如案例所述企业的平均工资高于其他行业的金融、互联网、保险、上市公司、央企、外企都属于重点!
看点二:检查人员提取了被查单位两个被查年度个人所得税申报缴纳及入库情况,依法调取了被查单位的电子账目、个人所得税扣缴计算表及相关资料、凭证,核对有关情况。经过计算,两个年度内,该公司个人所得税税负均在17%左右(“归属期为当年的个人所得税款实际入库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补贴当年借方累计发生数”×100%),反映被查单位两个年度扣缴个税较均衡,且平均税负较高,与该单位员工收入较高及两个被查年度员工收入基本无变化是相符的,未发现疑点。此外,检查人员逐月抽查了部分员工个税的扣缴情况、核对了每月扣缴个税数与实际入库数,也未发现问题。以上情况说明,被查单位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中个人所得税的扣缴是没有问题的。
提示:一谈到税负,往往都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今天这个案例里面提到了个税税负。公式一定要记清楚了!如果你们企业税务来稽查,也会进行测算一下你们企业的税负,然后检查企业的应付职工薪酬的借贷方。
看点三:检查人员锁定了下一步检查的重点,即直接在成本、费用中列支而发放给员工的现金或实物福利。
在对管理费用明细账检查时,有两个二级科目引起了检查人员的注意:
一是“燃油费”,二是“办公用品”。燃油费两个年度借方累计发生数均近百万元,而被查单位固定资产明细账中记载的机动车辆仅有7辆,且均为轿车。根据公务车的数量和已入账的燃油费支出,检查人员计算了一下,近百万元燃油费平均到每台车上,意味着每年耗油10万元左右,折算成行驶里程,最保守的估算,一台车每天要跑200多公里。
提示: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历来一直是税务检查的重点,因为这些费用科目最容易造假了,什么福利费乱列支、办公费用什么都往里面放、加油费都是实际都是成为偷税的重灾区,当大家造假的时候,是否想的到会出现上面的情况,就知道报销加油费了,竟然把公务车搞成了出租车!
看点四:面对这些疑问,被查单位财务人员无法自圆其说,最后道出了“燃油费”背后的秘密:为少缴个人所得税,该单位采取限额报销燃油费的形式,向员工支付交通补贴,每月1次,由员工提供规定限额的加油票据,整数的燃油费票据就是员工报销的发票,以这种形式发放的交通补贴,未合并到员工当月工资、薪金计算并代扣个人所得税。
提示:为什么中枪的总是财务人员?等到企业遇到问题了总得找个新闻发言人啊,此时正当时!
这次被税务查的是加油票,下次可能是可能是固定金额的餐票报销餐补,公交打车票报销交通补贴,这次每月固定金额的发票报销工资,终将纸包不住火,东窗事发是必然的!
相关文章
财务分析有窍门 抓住核心事半功倍
每个公司都需要做财务报表分析,为什么?直白点,就是为了利用公司的历史数据,来判断公司未来好坏。而作为财会人,若不知道如何挑选核心信息, 以及清楚财务报表数字背后的含义,那么升职加薪就无异于天方夜谭了。...
【财务分析】财务报表中隐含的常见10个稽查风险点!
01风险点1存货项目余额大且不断增长; 02 风险点2未分配利润项目的余额大幅度下降; 03风险点3预收、预付账款项目余额大; 04风险点4营业收入大但印花税申...
【财务分析】华为财务再揭秘:从手工帐到世界一流财务共享中心!
在华为财务部门十几年,从一个应届毕业生,一路走来,见证了华为的财务架构以及账务处理方式从传统迈向新时代大趋势的共享模式。原标题:《现在5天能算出华为的“家底”,离不开这群人》来华为,是我人生中的一次“...
【财务分析】利润也能造假?这套路太深啦!
怎样找到一家值得投资的上市公司?学过会计的人一定会看公司的财务报表。然而,我们看到的财务数据就一定是真实的吗?这里面的套路可不止一点两点!不仅会看财务报表还能从纷繁的财务数据中抽丝剥茧,去伪存真。这才...
【财务分析】如何让业务部门配合财务部门提供数据?
财务部的信息流里,有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数据化。不管是资产、货币,甚至于业务都是以数据货币化去体现。这里面就会遇到一个问题:这些数据是从哪来的?上游在哪?每一位财务人员手里的数据,都是有上游的,财务部门...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