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银四的跳槽季已然到来,各位小伙伴是不是也有跳槽的想法呢?
财务人一定都明白,财务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会计人员在离职的时候必须要办理好交接工作。这个关系到企业会计信息的延续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如果不办理好交接工作,轻则会影响到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经营情况做出准确判断,重则不利于财政、税务等政府部门的财政监督、税收征管及国民经济数据统计。
金三银四的跳槽季已然到来,各位小伙伴是不是也有跳槽的想法呢?
财务人一定都明白,财务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会计人员在离职的时候必须要办理好交接工作。这个关系到企业会计信息的延续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如果不办理好交接工作,轻则会影响到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经营情况做出准确判断,重则不利于财政、税务等政府部门的财政监督、税收征管及国民经济数据统计。
看到这里,有些财务人会说,机会不等人,如果工作已经找好了,那原来的工作尽快交接一下就可以了,反正公司以后的事情和我也没有多大关系。
这样想的朋友们,请看下面这两个案例:
01
王女士之前为A公司财务负责人,后来王女士辞职(个人原因)到了B公司担任财务负责人,在给B公司办理相关涉税业务的时候,税务人员告知办理业务受限,并且会影响当前企业的纳税信用评级,原因为王女士之前工作的A企业因长期不申报转为非正常户,并且王女士辞职时并未在税务机关办理更换财务负责人程序导致王女士在税务系统中一直显示为A公司的财务负责人,于是王女士联系A单位携带相关资料办理更换财务负责人程序,但是A企业早已不知踪影。
02
张先生4年前在一家非常小的公司以兼职会计的身份去做会计,公司只有几个人,不太正规,在职期间没有履行入职、辞职手续。张会计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就换了其他公司,但在最近,张先生被税务部门告知,4年前的那家公司已被税务部门非正常户注销了,而他本人也被列入了黑名单。张先生听说要先把公司恢复登记,再正常注销就可以了,可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早已经找不到了,这让张先生非常焦急。
看到这里,财务朋友们有没有出了一身冷汗?
目前,税务系统里法人、财务、股东的信息正在逐步和公安、工商、银行、劳动等部门联网,如果被列入黑名单,社保、医保、出入境、贷款等很多方面都会受到影响。财务人要注意,在与前公司进行离职交接时,一定要确认自己是否为公司财务负责人,如果是,务必去税务局进行财务负责人变更,否则将影响到下一家单位的纳税信用等级!
相关政策条款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增值税发票数据应用防范税收风险的指导意见》(税总发〔2015〕122号)文件规定:其法人或财务负责人曾任非正常户的法人或财务负责人的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可以严格控制其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专用发票)发放数量及最高开票限额。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纳税信用管理若干业务口径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85号)文件规定:有非正常户记录或者由非正常户直接责任人员注册登记或者负责经营的,纳税信用级别直接判为d级。
有非正常户记录是指:在评价年度12月31日为非正常状态。
由非正常户直接责任人员注册登记或者负责经营的是指:由非正常户直接责任人员在认定为非正常户之后注册登记或负责经营的企业。该类企业不受《信用管理办法》第十七条第一项规定限制,在纳入纳税信用管理的当年即纳入评价范围,且直接判为d级。
特别提醒
(1)税务机关将对非正常户开展定期公告并实施对非正常户追踪管理。
(2)国税、地税、工商、银行等相关职能部门信息共享,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3)有非正常户记录或者非正常户直接责任人员将在全国范围内无法开办新公司、办理相关股权转移等。
新印花税法2022年7月1日开始实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应税凭证、进行证券交易的单位和个人,为印花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缴纳印花税。而应税凭证,是指本法所附《印花税税目税率表》列明的合同、...
刚过完今年最长假期,又迎来了“大”申报期了呦!提醒一下大家,本月纳税申报期延后啦!由于本月在纳税申报期前有8天法定节假日,申报期限相应往后顺延8天,也就是10月25日!另外,本月也是季度申报期,别忘记...
个税核定又有新政策!10月1日起,经营所得月收入10万以下,或将不用再交个税了!这种情况下,按1%核定征收个税!1个税降了!税务局发文!10月1日起执行!重庆税务局发布了关于核定征收个税有关问题的公告...
前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在一季度已出台降费2000亿元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以下减税举措: 解读:面对六大减税措施,需重点关注:1、目前增值税税率为1...
会计朋友们,您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吗?法规中对于合规发票是怎么规定的?对于不合规发票又是怎么规定的?相关细节怎么样?了解这些,对您的会计工作很有帮助哦!请您往下看~~...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通知》(财税〔2017〕34号)规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