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
【会计实务】应收、预付账款的清理问题,得注意啦!
年终会计应对企业的应收应付账款、预收预付账款早做清理准备工作。下面对无法收回的应收、预付账款的问题,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做些简单的阐述。
一、对长期挂账大额欠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无法收回的应收、预付款项,可以作为坏账损失。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第四条的规定:“企业除贷款类债权外的应收、预付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减除可收回金额后确认的无法收回的应收、预付款项,可以作为坏账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一)债务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被撤销,或者被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其清算财产不足清偿的;
(二)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的;
(三)债务人逾期3年以上未清偿,且有确凿证据证明已无力清偿债务的;
(四)与债务人达成债务重组协议或法院批准破产重整计划后,无法追偿的;
(五)因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收回的;
(六)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作为坏账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时,企业同时应该准备下列相关文件: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第二十二条 企业应收及预付款项坏账损失应依据以下相关证据材料确认:
(一)相关事项合同、协议或说明;
(二)属于债务人破产清算的,应有人民法院的破产、清算公告;
(三)属于诉讼案件的,应出具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裁决书或仲裁机构的仲裁书,或者被法院裁定终(中)止执行的法律文书;
(四)属于债务人停止营业的,应有工商部门注销、吊销营业执照证明;
(五)属于债务人死亡、失踪的,应有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对债务人个人的死亡、失踪证明;
(六)属于债务重组的,应有债务重组协议及其债务人重组收益纳税情况说明;
(七)属于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而无法收回的,应有债务人受灾情况说明以及放弃债权申明。
帐务处理: 对于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记入“管理费用--坏账损失”。
二、应收账款超过二年未收回的,可能无法收回,应尽早做处理。
应收账款逾期超过两年以上,可能无法收回,即使起诉,法院也不予以支持。
《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超过诉讼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所以企业在日常财务管理中,应随时对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检查,对没有经济往来,且账龄超过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应进行账务处理,对这类应收账款应通过书面催收。让对方签字盖章确认,一定要表明是催收。只要对方重新承诺还款日,即是“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诉讼时效即可重新起算。口头催收不能让诉讼时效中断。必须白纸黑字。
三、未收到货款时不能先开发票,小心对方赖账
在企业之间的经济往来活动中,销售方先开具发票,购货方收到发票后再支付货款,这是非常常见的做法。但是这种做法隐藏着被赖账的风险。
法律规定:《发票管理办法》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
如果款项未收到,应在开具发票时可由对方开具收到发票的收条,要特别注明“款项未收到”,或在发票背面写上“给付发票时款项尚未支付”并由对方签字。这样,如果对方赖账,起诉也有了保障,防止对方赖账。
相关文章
【会计实务】解决老会计有时也模糊的问题,预缴企业所得税实务9问!
企业季度预缴所得税时,可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吗?解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1号填报说明规定:第8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可在企业所得税前弥补的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额。”其...
【会计实务】关于礼品赠送的账务处理与涉税事项
提问: 我公司为房地产企业,为促进销售,对前来问房的客户发放各种礼品,请问老师如何会计处理?如何计算增值税与所得税?专家回复:1、增值税:山东省国税局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政策指引(七)...
一般纳税人附表二,这两张专票千万别勾选抵扣
正常情况下,我们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都是进行认证(勾选)抵扣,抵扣的税额就是发票上注明的税额。操作也很简单,我们在综合发票综合服务平台进行勾选、统计、签名确认即可。申报期,申报表附表2会自动采集勾选抵扣...
5秒完成两个Excel表格核对,太快了!
表格核对一直是让人头痛,又不得不经常去做的工作,特别是多条件的表格核对,新手更是无从下手。现在两个表格需要核对:盘点表和库存表由于是多列核对(三列数据完全相同才算核对上),一般的vlookup公式就无...
【会计实务】哪些技巧可以让会计账本更简单?
账本,即账簿等,以下为会计账本的三个技巧。一编写总账目录及总账内各科目页码时1、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企业可能使用的会计科目,不要全部照搬,否则很多用不到的科目将造成空页码,有碍翻查。一般企业用到的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