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知识〗
紧急提醒!这不延期!今天所有人必须先完成这些事!否则影响......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办理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纳税人要办理2019年度个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
由于疫情原因,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系统暂缓开通。已经有人说税务局已打电话通知,个税汇算清缴从4月1日开始。
首次个税汇缴清算模块暂缓开放!那么,作为纳税人,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
小编建议提前完成以下五件事情:

下载并注册最新版本的
个人所得税app
1.苹果手机可以app store在里面搜索个人所得税,下载个人所得税APP:
2.安卓手机可以在自带的应用商城里面下载个人所得税APP;
下载安装好后需要进行实名注册。

补录符合条件的2019年度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录入2019年大病医疗支出专项附加扣除
注意扣除年度选择2019年,然后填写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上述准备工作,请大家务必提前做好准备!
看到这里,你已经提前完成了2项,还有三项需要提前做好准备的工作事项是什么呢?也很重要,跟着小编继续学习!

添加银行卡信息
登录个人所得税APP后,选择个人中心-银行卡
点击添加按钮
输入银行卡号信息、开户银行所在省份、银行预留手机号码,(注意:需要境内账户,以I类卡为优)点击下一步
输入手机验证码,点击完成
提示银行卡添加成功即可
如果绑定了多张银行卡的,可以设置默认卡,或者点击对于银行卡进去进行删除

核实个人2019年度收入情况
可提前进行试算
打开个人所得税APP,首页-收入纳税明细查询
勾选需要查询的条件,点击查询
最上方会显示总的应补退税额,下方有明细数据
可以点击明细数据进入后查看具体明细情况,如果对该信息有异议的,可以点击右上角申诉进行申诉

《公告》第六条明确了
办理年度汇算的三种方式
自己办、单位办、请人办。如果您对汇算清缴还有疑惑的地方,欢迎留言咨询。
你是否需要汇算?那到底哪些人需要做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呢?
今天小编从综合所得计算公式为出发点,给大家总结一下,看看能不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019年度汇算应退或应补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019年已预缴税额
上面就是汇算的公式,这个公式前面就是综合所得的计税公式,口径当然是按年来的,按年算出应交个税后减去平时扣缴义务人已经扣缴的就是应退或者应补的税额。
1、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公式中专业术语的口径问题
综合所得收入额
就是指的四项综合所得的收入额,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特许权使用费、稿酬。
1、工资资薪金的收入额=工资收入
2、劳务报酬收入额=劳务报酬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
3、特许权使用费收入额=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
4、稿酬收入额=稿酬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再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纳税人同样取得10000的收入,不同的所得,最后计入收入额的是不同的。
工资薪金收入额=10000
劳务报酬收入额=10000*(1-20%)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额=10000*(1-20%)
稿酬收入额=10000*(1-20%)*70%
专项扣除
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专项附加扣除
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其他扣除
包括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以及国务院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项目。
税率表
2、明确了公式中的术语及其口径,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学习一下,怎么从公式出发判断是否应该进行汇算。
[(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019年已预缴税额只有三个结果。
1、大于0(涉及补税)
2、小于0(涉及退税)
3、等于0(不补不退)
记住一句话,等于0不汇算,大于或小于0除豁免情况外都需要进行汇算清缴。换种说法就是凡是涉及退税或者补税,除个别豁免情况外,都需要进行汇算情况。
那么接下来就是看看那些情况是豁免的。
1、涉及退税,你不想退,当然就可以不汇算。
2、涉及补税,如果你全年收入不超过12万,不管你补多少都不用汇算。
3、涉及补税,如果你补税不超过400元,不管你收入多少都不用汇算。
所以如果领导再问哪些人需要汇算,其实就可以简单的这样回答。
凡是涉及补税或者退税的都需要汇算,但是你是土豪,不想退那就不需要,你需要补税但是你收入太低,或者补税额度太小,也是不需要汇算。
如果用张图更直观。
相关文章
利息费用已支付,企业该向谁索取税前扣除凭证?
最近情报君接到纳税人咨询这样一个问题:“我公司已经按照贷款合同约定向银行支付了借款利息,为何银行却说其只提供代收代付服务,利息支出涉及的税前扣除凭证不应由其提供,银行说的对吗?我公司支付的利息费用又该...
会计准则又变!发票新规更严!不注意会被罚!会计人年初都要忙疯了!
2017年,财务报表进行了大调!接下来盘点一下2017年对大多数企业普遍影响的会计科目和报表项目!一、营业外收入大瘦身政府补助、处置非流动资产损益都不能在营业外收入里面披露了。所以各位会计朋友,年末一...
【税务知识】关于开具红字发票的这些事儿,你不可不知~
全面实施营改增后,部分纳税人对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如何申请、怎么开具、遇到问题如何解决等并不是很清楚,今天我们就这一话题再来说道说道,您且往下看↓ 哪三种情况下需开具红字发票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红字增...
发票到底是不是虚开,你心里难道就没点儿数吗?
发票虚开,很多情况下是真票假业务,这种情况下,通过网站等方式查验发票真伪无法发现虚开的问题(因为发票本身就是真的)。但依照税务人员的经验,根据有限的票面信息,同样可以对发票是否涉及虚开进行分析判断,最...
新政策!个税优惠从2023年起生效!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高端紧缺人才清单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琼府〔2022〕31号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海南自由贸易港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发表评论
